小石潭记教案(小石潭记教案一等奖第二课时)
本文目录一览:
- 1、《小石潭记》教学教案
- 2、《小石潭记》教学教案设计
- 3、《小石潭记》赏析
- 4、语文说课稿
- 5、《小石潭记》教案
- 6、2011初中新课标优秀教案:语文目录
《小石潭记》教学教案
1、《小石潭记》教学教案 篇1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掌握记叙的顺序 (二)能力训练点 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真切的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2、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省称《小石潭记》。 出示学习目标 能用普通话顺畅地朗读课文。 能利用页下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 能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背诵课文。 通读课文。 教师范读或播放《小石潭记》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轻声跟读。同时补注课文中值得注意的字词。
3、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第四段:写作者对小潭总的印象和感受。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课堂探究:⑴ 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⑵ 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
4、《小石潭记》优秀教案【1】 教材依据: 本教学设计的《小石潭记》一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所用版本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3版。本单元入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
5、第一课 : (一 )走入《小石潭记》朗读课文1)请一名学生朗读,教师组织学生听读、评议,教师最后总结;2)学生齐读细读课文、疏通文意1) 小组交流、疏通文意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每人一段,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小石潭记》教学教案设计
1、《小石潭记》教学教案 篇1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掌握记叙的顺序 (二)能力训练点 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真切的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2、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第四段:写作者对小潭总的印象和感受。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课堂探究:⑴ 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⑵ 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
3、《小石潭记》优秀教案【1】 教材依据: 本教学设计的《小石潭记》一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所用版本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3版。本单元入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
4、潭中水声悦耳动听,引动了作者的好奇,于是便“伐竹取道”,发现了这个小石潭。 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作者选取了潭中的水(清)、石(奇)、树(蔓美)等景物描绘出了小石潭的概貌。
5、附加:教案 十六小石潭记 上海市教育学院宝山实验学校 罗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能力目标: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
6、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石潭记》,它是苏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 教材分析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小石潭记》赏析
1、景物刻画: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此外,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 艺术成就:《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作品之一,展现了其散文创作的卓越成就。
2、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似乎静止不动,这一景象不仅烘托了小石潭的幽静,也突显了潭水的清澈。接着,文章转而描写鱼的动态,它们时而游远,时而穿梭,仿佛在与作者一同嬉戏。鱼的灵动,触动了作者的心弦。作者因改革受挫,被贬远方,心情沉重,常感烦恼。
3、《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
语文说课稿
1、《马说》说课稿 各位老师、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韩愈的杂文《马说》。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2、语文说课稿 篇1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石潭记》,它是苏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
3、小学语文《棉花姑娘》优秀说课稿1 说教材 《棉花姑娘》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纵观第八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围绕“问号”这个主题编排,融科学和生活常识于故事情节中。本课是一篇童话,通过棉花姑娘请求小动物给自己治病的故事,介绍了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不同种类害虫的科学常识。
4、小学语文《一分钟》说课稿1 说教材 《一分钟》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2篇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而这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本文又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
5、《孔乙己》初中语文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叫付义六,来自蔡山二中。我说课的题目是:《孔乙己》,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部分向各位评委、老师说课。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及内容: 《孔乙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6、语文《说木叶》说课稿1 说教材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本单元是必修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或探究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究某些问题。
《小石潭记》教案
《小石潭记》教学教案 篇1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掌握记叙的顺序 (二)能力训练点 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真切的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潭中水声悦耳动听,引动了作者的好奇,于是便“伐竹取道”,发现了这个小石潭。 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作者选取了潭中的水(清)、石(奇)、树(蔓美)等景物描绘出了小石潭的概貌。
《小石潭记》优秀教案【1】 教材依据: 本教学设计的《小石潭记》一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所用版本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3版。本单元入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第四段:写作者对小潭总的印象和感受。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课堂探究:⑴ 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⑵ 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
一 )走入《小石潭记》朗读课文1)请一名学生朗读,教师组织学生听读、评议,教师最后总结;2)学生齐读细读课文、疏通文意1) 小组交流、疏通文意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每人一段,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今天请大家跟我一起欣赏一处美景,这里有明朗的日光,青翠的竹林,透明的潭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走近柳宗元。 (板书:小石潭记,柳宗元并出示PPT) 请大家打开课文第66页。 感知文章: (1)齐声初读: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 (2)正音 : 教师板书学生朗读过程中读错的字音,并正音。
2011初中新课标优秀教案:语文目录
本文将详细列举2011年初中新课标语文教案的目录,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优秀教案语文目录如下:第一专题:珍爱生命 精神支柱:深入探讨生命的内在力量与价值,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之歌:通过文学作品,歌唱生命的多样性和宝贵性,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 遭遇战争:回顾历史上的战争事件,引发学生的震撼与反思,理解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破坏。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映衬(用甲事物来陪衬乙事物,彼此相形,使所说的一面分外鲜明,或交相辉映。)板书设计 十作业 背诵全文并默写课文。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爱莲说》的文本内容、写作手法及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
ZBLOG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